孩子,我們先不背乘法表

by Yu Fang
0 留言

乘法的意義與數學的趣味

從不同角度來累加,像組俄羅斯方塊

結束自學申請的一年級,姊姊進入體制小學二年級,在入學前的暑假我們開始練習乘法的概念–累加。

我知道熟悉九九乘法是必經的過程,以前學生時期也是這麼過來,當時除了背誦還有公文數學的大量練習,曾經在小學中高年級的四則運算中技壓群雄,然而現今回頭看,那只是把自己訓練成計算機而已。

乘法概念很重要,與生活息息相關,但我不想要求孩子背,也沒有希望他們計算速度求快,所以找一些有趣的方法讓孩子建立基礎。最早我們從蒙式的乘法板開始,讓姊姊練習取放珠子,很直觀地感受一組一組累積起來的「量感」,漸漸地,在不放珠子的情況下,面對空白的釘板,她可以想像多少乘以多少的珠子正確數量,大概練習過2、5、9、4就停了,主要是讓她看見「累積」的過程。

她知道2的乘法是雙倍,自己加自己﹔5的乘法她也知道都是5、0、5、0累積上去﹔4的乘法就是2的兩倍,只是在腦中要花一些時間算﹔9的乘法都是每10個少1個,認識了手指頭記憶後就習慣用手指頭去記憶,且在一百板中,可以看見9、18、27、36……81,排列的規律我們有發現,9的乘法裡,9乘以多少時,得出來的積在十位數會少一個十,如9×3=2?,9×5=4?,且十位數加個位數都是9,如18、27、36、45、54、63、72、81,所以9相對地好記。

除了這些,網友給的二手數學想想教材也有關於乘法的思考方式和規律,都是我從來沒有發現過的,如4與8的乘法,把4×5與8×5放在中間時,乘數是1234時與乘數是6789時都與中間的5有相加的關聯,此外,不管三七二十一、12=3×4、56=7×8是順子號碼……等等都很難讓人忘掉,所以在純計算乘法時,姊姊不會用背的,比較多是用推的,如不熟的3×8,她會用手指記憶得出9×3,再減一個3即可﹔或者三七二十一好記,再加一個3也可以﹔或者把3×8拆成兩組3×4來解,方法好幾種。

除了數學想想、蒙式的乘法板,我也參考了賴爸爸的數學實驗:12堂生活數感,提到乘法的交換率以及破解死背的小方法及發現更多規律。

知道了乘法的意義,要熟悉它們就需要許多練習,平常姊姊在下棋時都要計算圍地的範圍,終局虛手後要先整地,整成方方正正一塊塊的區域,先算目(空白),如遇到3×4的空地,就會在空地上多擺上兩顆,讓這塊地是10目(因為3×4=12,會多出兩顆,在總計算時會不好算)﹔若是3×7就擺1顆在中間,讓地成為20目。

算子時,都是十顆十顆分開,有五顆雙排的、也有小烏龜的排列,小烏龜是3×3當龜殼,然後再擺一顆當頭,所以姊姊很早就熟悉3×3,更不用說10的乘法。

只要重複練習時就是玩遊戲

我不喜歡背誦,我也不認為數學可以背誦,開學一段時間,老師便要求孩子背熟乘法表,我也沒有放在心上,數學需要靠練習而熟悉,於是我找了一些免費小遊,讓他們躍躍欲試,為了過關,必須得熟練,在不熟悉乘法的期間,他們不喜歡有時間限制的遊戲(會緊張),所以比較喜歡玩這幾樣:企鵝、汽車、因數、夾棋。

只要搜尋multiplication game就能找到很多這種數學遊戲,來做乘法練習刺激又好玩。

另外曾在週末帶孩子去逛夜市,我們一家四口去打彈珠台(鋼珠),發現該機台的下注也是乘法的運用,每次啟動時按下按鈕會顯示1~10其中一個數字以及亮起彈珠臺上數顆紅燈,彈珠落進有紅燈的區域即為中獎,如果覺得彈珠中獎的機率高,那麼就可以選擇下注(投鋼珠)下多一點,中獎時是以鋼珠的數量乘以燈號顯示的數字,機台便會給予相對應數量的鋼珠。

每次去打彈珠,不亦樂乎,我想起家裡也有一台小彈珠台,便請姊弟玩起攤販遊戲,一人打彈珠、一人做老闆,彈珠台上的燈用圓點貼標示,燈號數字用撲克牌來抽,每付一百元(玩具鈔)可以領10顆珠子,玩遊戲的人要先抽牌,抽牌後要下注彈珠數量給老闆,打完彈珠若有中獎則請老闆算出正確數量發放彈珠給對方,牌抽完後就換人玩。

來來回回,玩了一個下午。

目前看起來學習得挺愉快,也沒有因為上學而有衝突,我想起當初送我二手數學想想教材的那位網友,我發現雖然教材封面寫的是二年級,不過裡面的單元順序都跟學校教課書完全不同,那位媽媽提醒我,不要把數學想想當作學校課業的補救教材,只是讓孩子「想想」就好,所以我也放輕鬆地隨意使用,姊弟倆在學校與在家裡之間的轉換也沒有什麼抵觸,適應得還不錯。

說實話,這樣的想想,其實很有意思,未來會開出什麼花、結什麼果,我也不知道。

日後有其他新的方法再陸續補充上來。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