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寶手冊大改造-臺博館篇

by Yu Fang
0 留言

改造學習單,消滅枯燥試卷化

最近一次童軍團集會的活動地點在臺博館本館,繼上一次去三貂嶺時為狼寶寶們做了一本尋寶手冊(文章:尋寶手冊大改造–三貂嶺自行車道篇),這次團長邀請我與另一位家長合作完成臺博館的學習單,雖然耗腦力耗心力耗時間,但這是愉快有成就感的工作自然高興地接下了。

跟我合作的媽媽將她找到的臺博館的學習資以及特展場勘的照片、草擬的學習單內容都傳給我,由我去整合和美化它。

改造的過程中是以這位媽媽的學習單內容為骨架,裡面的文字內容全部都修飾過,改成幼兒好理解的詞彙,並配合臺博館的線上博物館功能,橫向延伸許多有趣的內容,再加上刮刮樂、貼紙、解說圖、著色、描形繪影、口語發表等等,狼寶寶和年紀稍大的小狼都覺得好玩,也很有意義。

繼上次的學習單經驗,此次為了釘書機好裝釘,神隊友先生幫我重新排版後雙面列印;小貼紙不再用自黏標籤製作(不好撕),改用厚磅列印紙列印後貼上雙面膠。

尋寶手冊的架構為:封面→認識我的外觀→認識我的大廳→認識特展→細說從頭→五色鳥著色→描剪影→踏上旅途→賞鳥裝備→旅途的盡頭→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心得筆記欄。

以下的圖檔可以列印裝訂自由使用⇩

厚磅紙製做的貼紙圖檔⇩

設計尋寶手冊的初衷與意外收穫

當初參照原本的學習單內容時,分成臺博館建築與候鳥特展,有考慮到幼兒多半不喜歡建築或古蹟(我自己亦然),不過既然要認識,那就找出有趣的角度來認識它,託博館的學習資源線上博物之福,知道了這座臺博館有許多之最和迷人之處,便從此處著手﹔而候鳥特展是從原本的學習單題目去改造,從死板的問題與選擇項目裡翻轉出–「我希望這個問題到底是希望狼寶寶和小狼們必須要知道什麼?」為設計題目的初衷。

在製作《認識我的外觀時》,因希臘神殿建築與三種柱式勾起我學生時期痛苦的藝術史回憶,這三種柱子我總是分不清誰是誰,而且當時我也不懂為什麼要特別認識這三種柱子。

為了這頁內容重新學習了這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築結構,心有所悟,便把它抽出來用有趣的配對猜猜樂來給狼寶寶及小狼玩。

關於希臘建築的三種柱式,我意外地重新認識了它們,而且是「為了讓幼童理解所以用自己的方法去研讀知識、進而換成淺白的語言輸出給幼童」,心裡有些感慨,以前學生時讀書其實都不知道怎麼讀,離開學校為了教懂孩子才知道原來知識要如此研讀才能通透一點點。

最終,這本尋寶手冊即使完成,但如何使用才是重頭戲,以往見識過許多博物館的學生校外教學,孩子們每人手掐著幾張學習單,在展場裡像小蜜蜂地尋找答案,但卻是很粗暴直接的在展示說明上找到他認為可以填入的標準答案,迅速勾填交出便可以和同學們去吃吃喝喝。校外「教學」的意義就表淺得多,也枉費設計學習單的發想者(雖然大多數的學習單都設計得像考卷)。

為了不浪費我的設計,我將這本尋寶手冊要如何使用錄成影片,讓團長、幾位小隊輔都知道這該怎麼用,該怎麼配合,在影片裡都敘述詳盡。

這本尋寶手冊由我整合與設計,建築那關由我親自引導,讓小狼讀給不識字的狼寶寶們聽誘使他們忍著不先刮開秘密時,他們專注思考計算建築年齡和踴躍發表可能的答案、坐在地上認真的撕膠、貼貼紙、畫畫,跟著線索像小偵探一樣地觀察牛眼窗入微認識建築之外還需要理解何謂對稱、美感從何而來……。

這一次製作與使用尋寶手冊比上一次更熟練,也很高興來參加的孩子們都很愉快,參觀博物館不曾感到無趣或沉悶,對我而言也是一大鼓勵。

留言

相關文章